國內外大量建筑火災表明,火災中被濃煙熏死嗆死的人數是燒死者的4-5倍,煙氣的有毒有害成分、高溫、遮光作用等極易造成人員傷亡。因此為了及時排除煙氣,合理規(guī)范防排煙系統(tǒng)是非常必要的,這也是消防查驗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防排煙系統(tǒng)是指防煙系統(tǒng)和排煙系統(tǒng),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人員的安全和消防救援的順利進行。防煙系統(tǒng)是通過采用自然通風方式,防止火災煙氣在樓梯間、前室、避難層(間)等空間內積聚,或通過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阻止火災煙氣侵入樓梯間、前室、避難層(間)等空間的系統(tǒng),在本系列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已對其進行了介紹。本文將帶大家了解消防排煙系統(tǒng),它是通過采用自然排煙或機械排煙的方式,將房間、走道等空間的火災煙氣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統(tǒng),分為自然排煙系統(tǒng)和機械排煙系統(tǒng)。
一、自然排煙
1.多層建筑受外部條件影響較少,一般采用自然通風方式較多,自然排煙是利用外窗、陽臺、凹廊或專用排煙口、豎井等將煙氣排走或稀釋煙氣的濃度。著火區(qū)排煙的目的是將火災發(fā)生的煙氣(包括空氣受熱膨脹的體積)排到室外,降低著火區(qū)的壓力,不使煙氣流向非著火區(qū),同時也排走燃燒產生的熱量,以利于著火區(qū)的的人員疏散及救火人員的撲救。采用自然排煙時自然排煙窗(口)應設置在排煙區(qū)域的頂部或外墻,當設置在外墻上時,自然排煙窗(口)應在儲煙倉以內,但走道、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m的區(qū)域的自然排煙窗(口)可設置在室內凈高度的1/2以上;自然排煙窗(口)的開啟形式應有利于火災煙氣的排出。
2.自然排煙窗(口)應設置手動開啟裝置,設置在高位不便于直接開啟的自然排煙窗(口),應設置距地面高度1.3m?1.5 m的手動開啟裝置。
3.自然排煙窗的開啟面積應通過計算確定,如建筑空間凈高小于或等于6m的場所采用自然排煙時,其可開啟的自然排煙窗(口)有效面積應不小于該房間建筑面積的2%。
二、機械排煙設施
建筑受自然條件(如室外風速、風壓、風向等)影響較大的話,一般采用機械排煙方式較多。當火災發(fā)生時由報警系統(tǒng)聯(lián)動相應防煙分區(qū)的排煙口,排煙風機把煙氣通過管道排出室外。機械排煙設施通常由排煙口、排煙防火閥、排煙管道、排煙風機等組成。
1.排煙風機:為保證加壓送風機不因受風、雨、異物等侵蝕損壞,在火災時能可靠運行,排煙風機應設置在專用的機房內或采取相應的防風雨等措施。排煙風機房應設置消防電話、備用照明等。
2.排煙風管: 排煙管道是高溫氣流通過的管道,為了防止引發(fā)管道的燃燒,必須使用不燃管材,且達到一定的耐火極限。豎向設置的排煙管道應設置在獨立的管道井內,排煙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.50h;水平設置的排煙管道應設置在吊頂內,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.50h;當確有困難時,可直接設置在室內,但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1.00h。設置在走道部位吊頂內的排煙管道,以及穿越防火分區(qū)的排煙管道,其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1.00h,但設備用房和汽車庫的排煙管道耐火極限可不低于0.50h。
3.排煙口:排煙口設置在儲煙倉內或高位,能將起火區(qū)域產生的煙氣最有效、快速地排出,以利于安全疏散。排煙口設置的位置如果不合理的話,可能嚴重影響排煙功效,造成煙氣組織混亂,故要求排煙口必須設置在儲煙倉內。走道、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m的區(qū)域,其排煙口可設置在其凈空高度的1/2以上。火災時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聯(lián)動開啟排煙區(qū)域的排煙閥或排煙口,應在現場設置手動開啟裝置。
▲凈高小于3米走道排煙口
4.排煙防火閥:用于防止火災通過排煙管道蔓延到其他區(qū)域。排煙管道下列部位應設置排煙防火閥:(1)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;(2)一個排煙系統(tǒng)負擔多個防煙分區(qū)的排煙支管上;(3)排煙風機入口處;(4)穿越防火分區(qū)處。其中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設置的 280℃ 排煙防火閥在關閉后應直接聯(lián)動控制風機停止,排煙防火閥及風機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(lián)動控制器。